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國內新聞動態

“蛟龍”入海探秘境--載人深潛創海洋科考“中國深度”

發布日期: 2016-08-04 09:49:10

  1872年12月21日,“挑戰者”號海洋調查船從英國樸茨茅斯港啟程駛向浩瀚的大西洋,科學家在此次考察中發現了海底的多金屬結核,揭開了100多年后人類尋找深海礦產資源的序幕。

  在世界新一輪“藍色圈地運動”的浪潮中,我國以“大洋一號”為代表的遠洋科考船走上了世界深海資源勘探和研究的國際舞臺,追趕著世界的腳步,其航行的足跡也見證了中國大洋科考廣度的拓展。

  前世今生

  1993年5月2日,是一個令我國海洋工作者悲傷的日子,“向陽紅16”號海洋科考船在舟山群島海域被外籍貨輪撞沉,我國損失了一艘具有遠洋作業能力的海洋調查船,這對于剛起步不久的我國大洋事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在損失“向陽紅16號”船后,支撐大洋資源勘查的只有“海洋四號”一艘船了。“為滿足大洋科考需求,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大洋協會)決定從國外購買遠洋調查船,并把目光投向了剛剛解體的蘇聯”。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劉峰告訴記者。

  1994年,中國大洋協會從俄羅斯將“地質學家彼得?安德羅波夫號”船購至我國,經初步改裝后命名為“大洋一號”。從1995年開始,“大洋一號”先后執行了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專項的多個遠洋調查航次任務,在東太平洋進行海底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西太平洋進行海底富鈷結殼資源調查、西南印度洋熱液硫化物資源調查,為中國的大洋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多年,彈指一揮間。通體白色的“大洋一號”在排山倒海的驚濤駭浪中穿行,在溫暖平靜的洋面上行駛,觀三大洋風云變幻,看海鳥兒翱翔聚散。

  作“大洋一號”的船長多年,曹業政對于這艘船他感情深厚,“船全長104.5米,寬16米,船底到桅桿高33米,5600噸級,最多配員75名,它是我國執行遠洋科學考察任務的主力科考船,是當之無愧的深海資源勘查的主力艦、旗艦”。

  探索深海

  自1990年國務院批準中國大洋協會成立以來,在國家海洋局領導下,在外交部、發改委、財政部等綜合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調查資源從單一的多金屬結核發展到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多金屬硫化物等多種資源同步開展;調查海域從東太平洋擴展到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調查船舶也從“大洋一號”一枝獨秀到“大洋一號”、“海洋六號”、“向陽10號”、“向陽紅09”等眾調查船舶并肩作戰。目前大洋調查已經形成多種資源、多海域、多船作業的格局。

  2001年,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在東北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7.5萬平方公里具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采權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2011年,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在西南印度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1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 2014年,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在西北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面積為3000平方公里的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2015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作為申請主體,提出的多金屬結核勘探獲得國際海底管理局批準,在東北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保留區”獲得近7.3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這些勘探合同都是在眾多大洋工作者搭載“大洋一號”、“海洋六號”等科考船舶開展大量海上調查,付出艱辛努力的基礎上獲得的。這些勘探合同既是我國大洋工作成績的見證,也是我國大洋工作者奮斗歷程的記錄。

  大洋深處的海底洋中脊常有高溫熱液活動,俗稱“海底黑煙囪”。“黑煙囪”如同地心向人類打開的一扇窗:地球板塊相互拉扯,在海底出現裂痕,海水灌入小裂縫里,被地下數千攝氏度的巖漿加熱,噴涌而出,并帶出了地下的礦物質。其中的多金屬硫化物,就是“大洋一號”尋找的主要目標。

  近些年,“大洋一號”把更多的精力投向這些海域。2016年7月14日,“大洋一號”完成中國大洋第39航次科考任務返回青島。該航次的主要任務是在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開展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兼顧環境基線和生物多樣性等調查;同時在中印度洋海盆開展深海稀土資源調查。

  “此次科考取得了豐碩成果”,本航次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懷明說,“大洋一號”完成了勘探合同區26個區塊的綜合異常拖曳探測和地質取樣調查工作,初步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區5個區塊內圈定了硫化物礦化異常的分布位置。

  “我們首次利用中深鉆技術在玉皇熱液區確認了一處硫化物礦體。”李懷明說,本航次是首次在熱液區獲取硫化物巖心樣品,對于合同區的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是一個重要進步。此外,還順利完成電法探測儀應用性試驗,豐富了對印度洋海盆稀土資源特征的認識。

  這些科考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大洋一號”搭載的科考“神器”:深孔巖心取樣鉆機被譽為“一鉆穿心”,可以在深海堅硬的巖石上取巖芯;熱液自動探測儀是個“小家伙”,它的本領就是尋找海底熱液異常,并記錄數據;深海攝像拖體是名副其實的海底調查“千里眼”,能夠沉到水下6000米的海底,進行拍照和攝像,觀察海底情況。

  載譽再出發

  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創造了人類航海史上的壯舉。

  600多年后,“大洋一號”跨越三大洋,譜寫了我國大洋科考的新篇章。

  “2005年開展的大洋環球航次標志著中國大洋工作由太平洋區域向全球各大洋區拓展,由單一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向多種深海資源綜合考察轉變。”劉峰說,通過“大洋一號”的實踐,逐步形成了以“自強、探索、奉獻、和平”為核心的中國“大洋精神”。

  “大洋一號”承載著中國的“大洋精神”,也是無數人的情感寄托。妻子說,嫁給了“大洋一號”船員就是嫁給了“大洋一號”船。船員們說:“在漁船、商船上工作,我們是普通船員,現在我們是‘大洋一號’的船員,代表著國家形象,肩負著民族使命。”科學家們的共識:“在三大洋的國際海底區域這幾口‘大鍋’里,要為國家、為子孫后代爭取權益。”

  近6年來,“大洋一號”平均每年海上工作220多天、每年航行33700海里,累計航行220000海里。航次安排之密,航行里程之長,大洋科考歷史記錄被不斷刷新。首席科學家負責制、臨時黨委的領導、成立專門精干技術團隊維護設備……“大洋一號”摸索出一條中國大洋科考的自主之路,樹立起大洋科考的管理標桿。

  從時間上看,“大洋一號”建于1984年,的確是一艘老船,曾出現過舵機失靈、主機老邁、線路老化等問題,但是不斷的保養升級讓它老當益壯。據劉峰介紹,“大洋一號”即將迎來它第三次的大改造。屆時它將煥發出新的光芒,沖向未知的深藍……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舒服点男同 | 日韩一级片网址|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欧美黑人xxxx猛战黑人| 偷拍区小说区图片区另类呻吟|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变态调教视频国产九色| 青娱乐国产盛宴|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青青草原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99国产情在线视频| 太大了轻点丝袜阿受不了| 一男n女高h后宫| 成人动漫视频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日本高清一二三|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法国性经典xxxxhd| 亚洲综合天堂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1080p| 午夜三级三级三点在线|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青草草在线视频永久免费| 国产嗯嗯叫视频| 高潮内射免费看片|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www视频免费看|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va在线|